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论《空山》的狂欢化叙事及其意义(2)

时间:2014-07-24 13:44 点击:
三、文体形式、手法、语言的杂糅与狂欢 诚如作者阿来所描述的,《空山》是由六卷构成的一种花瓣式结构。各卷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重叠,虽然整本小说在时序上有一定的承接关系,但却没有按常规的时间先后顺序展开,而

  三、文体形式、手法、语言的杂糅与狂欢

  诚如作者阿来所描述的,《空山》是由六卷构成的一种花瓣式结构。各卷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重叠,虽然整本小说在时序上有一定的承接关系,但却没有按常规的时间先后顺序展开,而是围绕对机村的历史反思,从不同角度,选取重要人事来表达核心主题,阿来用六个乐章演奏了一部关于机村秘史的交响曲。这种“花瓣式”的文体结构可以任意创造故事情节,抒发作者情感,打破了线性叙事的局限性。

  小说还具有复调叙事的特点。复调作为音乐用语,“是运用对位法的多声音乐”。“小说结构的所有要素之间,都存在对话关系,即按对位法原理相应地处在一定位置上。”{6}《空山》中《达瑟与达戈》一卷里,由达瑟代表的善和达戈代表的恶构成对话。同时还有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由童年时我这个儿童视角看待达瑟和达戈的言行举止,这种多角对话,很好地填充了文本空白,丰富了文本的内容。从整本小说来看,大部分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同时夹杂第一、二人称,既有《随风飘散》中小格拉的儿童视角,又有桑丹这个神秘女人的疯子视角,还有金野鸭谈话的动物视角。各视角的主人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进行对话,作品中的人物与作者都作为具有同等价值的一方参与对话,不同声音互不融合。巴赫金认为复调特征在于“众多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他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这种复调性叙事,好比狂欢节上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彼此消除了种种隔阂和界限,处在自由平等的对话中,使复调结构与狂欢化精神在本质上具有了一致性。

  《空山》中,多种文体手法的杂糅也体现出了狂欢化的特征。小说中有关于觉尔郎峡谷的古歌,关于机村的诗歌等。在每卷的结尾还加上短小的食物笔记和人物素描两个“番外”,番外一词来自日本,指的是对正文做的补充,是作者主动在题材中加入的部分。小说没有一味地运用讲故事的笔法写作,而是在其间穿插有散文体、日记、诗歌、番外等,这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得小说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

  《空山》里的语言也呈现出反讽、诙谐甚至戏谑的一面,也即狂欢性的一面。阿来的写作语言是喧哗和躁动的,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特点,使他的小说具有了狂欢化文学的重要外观。

  在《空山》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对权威话语的戏仿,把崇高话语植入到一种荒唐的语境,并对其进行了消解。桑丹说:“都说新社会是好世道了,但人们吃穿都没变,要干的活却越来越多”,巫师多吉说:“你们什么都改造,该不会让牛羊都改吃树吧?”当索波指出了农业学大寨并不适合机村的地形特征,石墙抵挡不住巨大的洪流,就被送到学习班进行“帮助”。书中这样写道:“班上都是跟不上形势发展的基层干部……他们‘都躺在了过去的功劳簿上放松了学习,失去了继续革命的雄心与斗志’……在组织的帮助下,自己对自己‘展开无情的思想斗争’……”这种语言“即狂欢式的冒渎不敬,一整套降低格调、转向平实的做法,对神圣文字和箴言的摹仿讥讽”{7}。这些话都貌似正统,却满含讥讽与不满,对当时的政治文化进行了戏仿和讽喻,它们真实地透露出了机村人对社会时代及政治运动的情绪感受。

  这种花瓣式的结构,混响的声音,杂芜的文体使得《空山》形成一种典型的狂欢化风格。通过狂欢化的表达去颠覆权威,使我们看到阿来在创作上的探索与创新。

  四、结语

  《空山》以其“狂欢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藏族小山村的发展秘史。通过狂欢化的笔墨,作者批判了大跃进、“文革”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经济对机村造成的伤害:大跃进时盲目宣传夸大的农业量,将不适合机村自然环境的梯田种植方法强制的推行;“文革”期间取缔种种宗教形式使得村民内心空洞,人们心中的信仰被革命取代;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砍伐成为人们的主要劳动,检查站工作人员和村民相互勾结成为当地秘而不宣的致富渠道。这些,都带来了恶果。在《空山》中,“阿来痛悼美好神圣的事物与人性的逝去,叙述历史和意识形态无所不在的入侵,为将尽的机村(藏文化)唱响了一曲忧郁伤感的悲歌。”

  《空山》在人物形象、语言情绪、文体手法等方面体现出了“狂欢化”特质,展示了教育论文机村人民面对异质文化入侵的无奈与屈从以及机村人的精神世界发生着怎样颠覆性的改变。与此同时,小说也表达了对机村人性救赎的可能,对藏族传统文化的肯定与向往以及对民族文化重建的殷切希望。

  ①②{4}{7}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5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页,第154页,第142页,第161页。

  {3} 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5}{6} 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页,第380。

  参考文献:

  [1] 阿来.空山(三部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 曹霞.现代性进程中的民族悲歌[J].艺术广角,2009(3).

  [3] 卢静.阿来长篇小说《空山》(三部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